来源:四川教育新闻 编辑:阳光起跑线 刘梦婷
四川科教新闻成都4月30日讯(刘沁)2021年4月28日,以“共建、共创、共享,构建国际理解教育共同体”为主题的2021年国际理解教育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拉开序幕。四川少儿电视《阳光起跑线》栏目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整场活动持续了3天,近20位全国教育专家及各省市400余位教育工作者参加此次盛会,共同探讨国际理解教育的新时代定位和未来发展。
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四川省教育对外交流中心、成都市教育对外交流中心、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联合支持。

为推动国际理解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幕式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四川省教育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及国际教育等领域开展合作。如在基础教育领域,双方将聚焦开展海外高质量研学旅行和师生交流,落实“一带一路·同一课堂”倡议,推动四川省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和项目建设。
随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AFS项目全国管理办公室联合发起“新时代国际理解教育共同体倡议”。

作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高度重视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近年来与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紧密合作,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以区域体系化推进国际理解教育。

开幕式后,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探讨,通过主题报告、专题报告、圆桌论坛等形式为国际理解教育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钟秉林、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滕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理解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姜英敏等数位专家均发表了讲话。
此次会议活动中,还有来自北京市、上海市、四川省、河北省、浙江省等地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们从实践与经验、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带来更多丰富精彩的报告和分享。

此外,从3月起,成都高新区在征集到的216个国际理解教育课例中,通过初步评选、现场赛课等环节,最终优选出6节国际理解教育示范课,而这些课程也在本次大会上参与教学观摩和研讨。

疫情后,四川少儿电视《阳光起跑线》栏目根据当前形势的转变,将“教育国际化”的服务重心转移到了“线上”进行,如邀请国外有资质的专家开展线上、线下“双师”国际理解教学与教师专业培训等,现已为成都市数十所学校提供中外人文交流综合服务,疫情后通过网络在线上签订了23所友好学校,线上开展独具特色的熊猫走世界课程7节,线上双师教研会10次,校长教师培训4次,协助4所学校开发国际理解教育课程、2所学校撰写国际理解教育学本并顺利协办了“和平 理解 共融”国际教育论坛,“小使者 云交流”全球青少年艺术作品展等等活动,为教育局、学校搭建更多平台,让四川“教育国际化”更上一层楼。


通过此次大会近三天的学习收获颇丰。在会议中提出了成都市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与计划,也让栏目组在国际理解教育服务工作中有了更多的信心与决心,栏目组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与时俱进,争取更好服务于各学校。为四川“教育国际化”的提升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