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记者-四川电视台《阳光起跑线》栏目

首 页 -新闻中心-校园新闻

北师大什邡附中校本课程探索纪实

2020/9/16

来源:四川教育新闻  编辑:阳光起跑线 钱亚男

四川科教新闻9月16日讯(易彬 通讯员 曾凡军 田瑞早 蒋曙光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

                               ——蔡元培

学校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0年秋季入学初,地处川西平原的北师大什邡附中微信公众号推文《【关注】什邡附中2020-2021学年度上期校本课程选课流程》再次引发家长和学生的关注。

校本课程被家长关注,深受学生欢迎,秘诀在哪?

北师大什邡附中自2012年9月加盟北师大教育集团以来,北师大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平台办学理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便得以深深扎根。该校领导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坚持育人为本,因地制宜,结合学校实际,做好了育人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

按照横向逐步拓宽领域,纵向着眼现实与未来两个维度,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主线的校本课程体系设计思路,鼓励教师、社会、家长民主参与、共同开发,构建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校本课程建设组织体系和多维度的校本课程评价方式等,以达到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全面和谐发展的办学目标。

“以校为本、以生为本、以师为本”的校本课程精准定位,“自主成长、持续发展”的核心素养校本培养体系,日益彰显出其独特的魅力。

目前,该校校本课程已构建起人文素养类、身心健康类、艺术修养类、生活技能类、传统文化类、机器人类(每周二下午上70分钟,开班38个)课程45个,艺体社团类(每周四下午上70分钟,组建社团共42个)课程42个,以及衔接课程(小升初)、国际教育、家长学校等九大系列。每个系列内的每一门课程在内容设计上,既体现了对学生培养的全面性和育人资源的整合性,又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心理、行为调控能力的训练。

八年多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该校办学效益日益凸显。一开始,部分家长不是很理解,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业,甚至提出质疑。到后来,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迷恋上了自己选择的课程。而今,不仅仅是学生,家长也以热烈的关切来回应校本课程的选择。

八年来,学校银杏文学社获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示范单位、全国中学生文学社示范报刊、首届全国中学生文学社报(刊)九十九佳;学校银杏民乐团、管乐团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学生艺术团。学校荣获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全国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书法),2019第十届CYECC中国青少年英语能力大赛荣获比赛初中组全国团体一等奖,北师大合作办学平台素质教育示范学校、以美育人先进单位、体育育人先进单位、校园足球研训基地,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省机器人大赛一等奖、省中小学生艺术节器乐比赛一等奖,德阳市阳光体育锻炼示范学校、德阳市群众体育工作示范单位,德阳市中小学生乒乓球、篮球、足球比赛多次获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第一名;什邡市素质教育优秀学校等。

据了解,该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还有力推进了教学常规管理的落实和课堂效益的提高。校本课程的推进,必然需要时间,这就倒逼了学校、教师寻求途径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以“育人、重思、高效率”为实施目标,以“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的“高效课堂”系列教学改革顺势推出。条件成熟,学校顺时出台《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提高课堂效率实施方案》,强力推动高效课堂建设。这些措施充分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将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将兴趣与爱好还给学生,将体育与美育还给学生,培养了学生核心素养,推进了素质教育。近几年的各级教学评估和教学业绩证明学校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学校连年获什邡市初中教学质量目标考核一等奖和什邡市人民政府督导评估一等奖。学生近三年参加德阳市中考更是连年创佳绩。2018年,661名学生参考,国家级重点高中升学人数461人,重点高中升学率 69.74%,A段学生400人,A段率60.51%。2019年,777名学生参考,国家级重点高中升学人数479人,重点高中升学率61.65%,A段学生443人,A段率57.01%。2020年,796名学生参考,国家级重点高中升学人数508人,重点高中升学率 63.82%,A段学生461人,A段率57.91%。

更重要的是,校本课程的实施让一大批“一专多能”的教师得以锻炼成长,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反思、创新和发展的空间,既让教师获得了源源不断的专业领悟,也让教师增长见识和综合素养。学校除外聘了近40名专业指导教师外,还注重校内专业教师的发掘和培养。如:地理教师张堃,既是四川省地理学会的常务理事,还是校民乐团艺术总监、乐队指挥;语文老师张忠荣,既是省级语文骨干教师、年级主任,又是川剧爱好者,语文教学之余,又成了学校葫芦丝队、川剧社的兼职指导教师;数学老师王世蓉,任班主任、数学教学顶呱呱,健美操、舞蹈功底也非同一般,成了学校健美操队、校园集体舞队训练的顶梁柱;体育教师任正芬,因篆体书法屡次获奖,既是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也是我校书法俱乐部篆体书法指导教师;物理老师田霖,既成立银杏科创室名师工作室。又是学校机器人社团、编程社团指导老师……这些老师已成长为校本课程的骨干,深受学生的喜爱。

事实充分证明,校本课程不仅仅是新时代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新兴课程、特色课程,更是一种教育观、学习观,这偕观念对各门学科课改的推进,对素质教育的深化推进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大家相信,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新时代改革创新精神必将助力北师大什邡附中走出更宽、更广的道路,必将助力这所学校高质量发展,学生真实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