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教育新闻 编辑:阳光起跑线 刘梦婷
四川教育新闻成都10月15日讯(徐瑞莹 通讯员 刘沁)当中国剪纸的吉祥纹样与墨西哥穿孔纸的明快色彩相遇,当波兰的Wycinanki剪纸与日本切绘的细腻线条对话,会发生怎样的文化碰撞?近日,成都市温江区东大街第一小学美术社团的同学们在四川少儿电视《阳光起跑线》栏目组刘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场以“中外剪纸文化”为主题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用一把小小的剪刀,剪出了文化交融的无限精彩。

第一课:深耕传统,感受千年剪纸韵味
9月26日,课程在对中国剪纸文化的探索中拉开帷幕。刘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中国剪纸的悠久历史与发展脉络:从汉唐时期剪纸雏形的出现,到明清时剪纸艺术的繁荣;从节日窗花的美好寓意,到民间故事的生动再现。孩子们听得入神,更在亲自动手实践中体会到“方寸之间蕴天地”的匠心——红纸折叠,剪刀游走,一幅幅稚拙却充满生命力的作品在指尖诞生。

第二课:放眼全球,共赏世界剪纸风情
10月10日,课程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刘老师以墨西哥穿孔纸的绚烂、波兰Wycinanki剪纸的层叠对称、日本切绘剪纸的精准简洁为案例,带领同学们领略了不同国度的剪纸艺术特色。在分组讨论中,孩子们积极对比中外剪纸的异同:“中国的剪纸常寓意吉祥,波兰的剪纸色彩更鲜艳!”“日本的切绘像用刀作画,而我们的剪纸更注重剪刀的灵活!”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迸发。

创作与展示:融汇中西,剪出童心视野
课程的尾声,同学们自由选择喜爱的国外剪纸风格进行模仿创作,并将中外不同风格的剪纸作品组合粘贴于白色卡纸上。一件件融合了传统纹样与异域元素的作品,不仅是孩子们艺术感悟的体现,更是文化理解的无声表达。展示环节中,小创作者们讲解了自己作品的设计灵感,现场俨然一场跨越国界的微型艺术展。

结语:剪刀为媒,联通世界
正如刘老师在课程总结中所说:“文化虽有差异,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用艺术表达情感是相通的。”这两节课,让剪刀成为了孩子们的“时空穿梭机”和“国际护照”——既回溯民族文化的根脉,又飞向世界文明的星空。未来,温江东一小学将继续通过此类课程,引导学生在开放与欣赏中理解文化多样性,培育兼具文化自信与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