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记者-四川电视台《阳光起跑线》栏目

首 页 -新闻中心-校园新闻

当教育遇见AI与脑科学,北附教育集团用科技解锁每个孩子的“最强大脑”

2025/9/17

来源:四川教育新闻  编辑:阳光起跑线 黄梦

四川教育新闻成都9月17日讯(易彬 通讯员 刘力萌 石波2025年9月13日上午,为推动脑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助力教职工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北附教育集团教师们齐聚一堂,参与以“脑科学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教育变革”为主题的专题培训。

开幕启新:以“数智领导力”驱动教育创新

培训由北附教育集团什邡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教科室主任田霖主持。面对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田霖倡导教师们应率先转变观念、提升数字素养,以“数智领导力”驱动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微信图片_20250914111958_590_82~1.jpg

专家分享:用脑科学与AI重新定义“教与学”

本次活动特邀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访问学者、北京师范大学脑智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海燕博士,作题为“脑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教育变革”的专题分享。

杨海燕以“我们到底需要AI帮忙做什么?”发问,引导大家思考技术如何真正赋能教育。她指出,当前教育更应关注的是“如何借助脑科学挖掘学生的最强大脑潜能”,实现学习能力与效率的双重提升。通过大量实践案例与数据的分享,杨海燕展示了如何将脑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策略,为教师提供了科学育人的新路径。

微信图片_20250914111955_589_82~1.jpg

思维突破:从“知识传授”到“直觉培养”

讲座从多维度探讨了脑科学在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尤其强调“创新思维是一种直觉,而非纯逻辑过程”。杨海燕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营造有利于直觉与情感协同发展的学习环境。这一观点为一线教师打开了教学创新的新视野,引发广泛共鸣。

微信图片_20250914112005_591_82~1.jpg

实践落地:脑科学如何真正走进课堂

脑科学实验班团队教师和杨海燕展开了面对面的交流。老师们向她虚心请教,杨海燕针对老师们目前遇到的问题予以了一一解答,并给出了可操作的解决方法。

微信图片_20250914111935_586_82~1.jpg

随后,宋倩玲博士为老师们介绍了前沿的脑科学研究及其教育教学实践路径,揭开了神经科学的神秘面纱,并将其与日常教学紧密相连。这让团队教师们深刻认识到,脑科学并非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赋能因材施教、优化教学设计的强大工具,为真正实现科学育人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与实践路径。未来几年,什邡外国语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脑科学团队将致力从学校发展和学生现状出发,做出一套有特色亮点且持续的什邡模式脑科学教育。

微信图片_20250914111941_587_82~1.jpg

展望:迈向“数智驱动、科学育人”的新征程

此次培训不仅是知识的更新,更是理念的刷新与行动的起点。北附教育集团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持续推进数字化领导力建设,探索“数智驱动、科学育人”的新模式,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不懈努力。

当教育遇见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北附教育集团正以开放、融合、创新的姿态,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书写属于新时代的教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