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记者-四川电视台《阳光起跑线》栏目

首 页 -新闻中心-校园新闻

崇州市羊马学校开设皮影戏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传统艺术架起中外文化桥梁

2025/3/21

来源:四川教育新闻  编辑:阳光起跑线 钱亚男

四川教育新闻成都3月21日讯(张红 魏楚寒)2025年3月20日,四川省崇州市羊马学校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引入人文素养课堂,开设"方寸间的艺术 光影下的传奇"特色课程。该课程通过皮影艺术赏析、中外影子戏对比与实践体验三个模块,让学生在传统艺术中感悟中华文明,理解文化多样性。

千年技艺焕新颜:皮影艺术的现代解读
课程中,学生们通过魏老师的讲解学习了皮影戏历史渊源。起源于西汉的皮影戏,历经唐宋兴盛,明清鼎盛,其"以皮为纸,以刀为笔"的雕刻技艺、"三根竹竿舞尽悲欢离合"的操纵技法,以及融合文学、音乐、美术的综合性特征,令在场师生赞叹不已。  
   "每个皮影角色从选皮、制皮到雕刻上色需经8道工序",魏老师展示的《西游记》皮影电影《三打白骨精》让学生们目不转睛,"皮影的脸谱造型、服饰纹样,都承载着中国传统美学的密码"。

光影对话:中外影子戏的文化密码
在"世界影子剧场"研讨环节,师生们展开跨文化对比:印尼Wayang Kulit皮影以印度史诗为蓝本,其角色造型夸张抽象;欧洲的木偶戏和纸偶戏也别具风采;而中国皮影不仅保留着《白蛇传》《杨家将》等文学经典,更发展出陕西粗犷、江浙细腻等地域流派。 

 

少年掌灯:00后玩转非遗新体验
   实践课堂上,学生们分组体验了"现代版皮影戏"。同学们在小小的戏台上,操作“美猴王”和天兵天将,玩的不亦乐乎。 
本次课程是"传统艺术当代化"教育实验的重要一环,未来将继续开发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让古老非遗成为培养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的生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