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记者-四川电视台《阳光起跑线》栏目

首 页 -新闻中心-校园新闻

巧手掐丝 指尖非遗——彭州市实验小学开展五育融合特色景泰蓝掐丝珐琅画项目

2023/11/27

来源:四川教育新闻  编辑:阳光起跑线 刘梦婷

   四川教育新闻成都11月27日讯(易彬 通讯员 彭州市实验小学彭州市实验小学始建于1750年,校门前191年树龄的皂英树像一位慈祥的老者,张开粗壮的枝干,浓密的树廓。透过树叶仰望,天空一片湛蓝,在蓝天的映衬下,实小校园仿佛也多了一层蔚蓝的滤镜。

  经过长时间的筹备和实践, 彭州市实验小学以景泰蓝掐丝珐琅画的特色校本课程为载体,组织孩子们探究掐丝珐琅画的制作流程,学习捋丝、沾丝的技艺,用金银丝线为画的骨骼,创作出生动有趣的珐琅画作品。

  景泰蓝掐丝珐琅画是由传统景泰蓝工艺延伸创新而来的平面画。景泰蓝掐丝画用氧化铝丝作为画面轮廓,以天然的石英石作为原料,再镶嵌成各种精美的图案,反映作画人心灵深处的“真与美”以及对生活、艺术的追求。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幅精美的掐丝珐琅画首先从选图开始。孩子们在绘画内容上进行了设计上的创新,将心中的风景或图像绘在纸上,再将金属细丝按照拓印好的花纹弯曲转折,通过掐、掰、弯、折叠、卷翻等技巧,用巧手镶出了独一无二的花纹。

    点蓝——把事先备好的珐琅釉料或彩砂依照图案用铲砂刀反复三四次填充入铜丝纹饰框中。孩子们凭各自的经验和想象选取颜色,搭配色调。在“慢”与"细”中,孩子们掌握了基本技法和流程。

   反复填充、压平釉料或彩砂,与周围的丝高度一致,最后封膜。整个过程无一不考验着实小娃们的耐心和细心,“工匠”与“工匠精神”也在潜移默化中深植他们的心中。

   在孩子们的创意构思、精心制作下,珐琅颗粒在纤纤指尖下重构出了一个个绚丽斑斓的世界。从器具到画板,孩子们在景泰蓝掐丝珐琅画社团发现美、创造美,用丝与线镶嵌美的轮廓,填充美的色彩,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技艺的美与韵味,增强了文化自信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景泰蓝掐丝珐琅画特色课程在我校先后涌现了一批批“传承小使者”,师生景泰蓝掐丝珐琅画作品参加各项比赛获得优异成绩;同时课程项目的开展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如今这“指尖上的艺术”已经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实小娃们已经在校园里遇见最美的非遗,并让景泰蓝掐丝画绽放出了最美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