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一名大学生每天在教学楼打几次开水、什么时段宅在宿舍、几点钟洗澡等数据能干嘛?推测他(她)流了多少汗?宅不宅?还是成都天气有好热?这些都太小儿科了。近日,国内大数据领域领军专家、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导周涛领衔教育大数据研究所,研发出一套“大数据”系统——“学生画像”,通过挖掘、分析学生多种在校数据信息,“算”出每名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引导他们更好地规划各自的学业和就业方向。
怎么“算”?
用行为轨迹数据刻画学生“画像”
预警挂科危险
目前,“学生画像”系统已覆盖两万余名本科生。研究团队首先根据这些数据与实际行为的关联性,“算”出每名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然后设计出一系列辅助他们更好规划各自学业的功能模块。以“挂科预警”模块为例:
挂科率=
努力程度 + 学习基础
努力程度:
依据教学楼打水频率和进出图书馆的时间与次数两项数据信息,研究团队算出学生的“努力程度”。
学习基础:
用已考科目成绩、已考与将考科目之间的关联性,算出学生的“学习基础”。
预警:
综合“努力程度”和“学习基础”算出将考科目的“挂科率”,向“挂科率”较高学生的辅导员推送预警信息。
据电子科技大学教育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原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连德富教授介绍,每名学生除了能在系统上看到自己的“画像”外,还能看到同专业同学的平均水平以及自己的相对优势和劣势,“这就像跟学长学姐或者成绩更好的同学取经,而且讲得更全面更细致。”
“算”出啥?
成绩好的学生守规律
学习差的较随性
研究人员分析数据发现,成绩较好的学生作息时间比成绩差的更规律。
不过,对于学生作息规律与取得好成绩之间关系,四川省社会学学会会长、四川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陈昌文教授认为,还要看具体是学什么样的科目。知识性科目的学习,要靠反复的训练,抛开智力因素不谈的话,行为规律性较强的学生更容易取得好成绩。所以,从小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比上培训班补课更重要。
出门规律
小雪(某专业排名第3):几乎每天固定在8点、12点、14点三个时间点出门,留在宿舍的总时长低于专业平均水平。
小石(同专业排名第61):每天进出宿舍的时间很随机,而且通常每次外出的时长不超过2小时,“宅指数”明显高于专业平均水平。
洗澡规律
成绩较好的学生:集中在晚上10到11点之间洗澡。
成绩较差的学生:洗澡时间无明显规律。
毅力规律
连德富等人发现,在成都最冷的20天还经常吃早餐的同学,成绩也相对更好。
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较有规律的学生群体,除了成绩上的优势外,考研成功率以及出国留学获得奖学金的概率均高于一般学生。这也显示生活的规律性对于成绩有正面的影响。
还能“算”啥?
正设计算法
预测抑郁易感人群
研究团队还希望挖掘系统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科学实验证实,抑郁易感人群具有一些共同的行为特征,比如性格孤僻、自我专注、受挫后生活规律突然紊乱等。”连德富告诉记者,研究团队正在设计算法,希望通过行为数据找出抑郁易感人群,以便向校方预警,及时做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研究所创始人周涛教授等人发现,在学校里最孤独的一群人出现心理问题概率比一般人大一个数量级。
量化孤独
依据:“30天内,两个素不相识的人,有两次或两次以上前后脚打水、打饭、进公寓、进出图书馆或坐公交车经历的概率,不超过十二万分之一。”
“前后脚”数据算出“在校朋友圈”:周涛教授独创出一套算法,通过各种各样的“前后脚”数据,可算出每名学生的“在校朋友圈”,量化学生孤独的程度。
是否侵犯隐私?
不是监控学生
只是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数据挖掘获知学生在校行为记录,这是否意味着学生的行踪被监控,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其实不然。据连德富介绍,如今,“大数据”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学校做数据收集,不会去强调每个人的情况,而是查看学生整体的学习生活状况,及时预测预警学生异常状况,为学校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比如,根据学生就业能力情况,学校及时开展个性化引导,提升学校学生就业水平;根据学生实际消费情况,找出隐性困难学生,提升学校人文关怀等。“有了数据作为支撑,每一个教学管理者驾驭时间和空间局限性的能力,都可以得到巨大提升。”连德富说。
(薛欢 摄影 谢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