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记者-四川电视台《阳光起跑线》栏目

首 页 -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允许学生自选校服 教育理念也需更新

2015/7/15

7月13日,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意见》称,校服的生产和采购均应执行国标,学生可以自愿购买校服,也允许学生按照所在学校校服款式、颜色,自行选购、制作校服。(7月14日《京华时报》)

  这是相关部委首次以正式文件的方式,明确学生可以自愿购买校服,并能够自行选购、制作校服。但其实一些城市,如上海、南京等学校已经开始实行“校服不再让学校说了算”。这些“先行先试”加上近年来社会针对校服的各式吐槽,都说明,突破以往从设计到购买全由校方“拍板”的校服制定流程,早已是大势所趋。

  《意见》打破了学校对于校服制作的全流程“垄断”格局,使得家长和学生能够参与到校服的设计和购买上来,可以预见,这对于近年来屡屡曝出的“毒校服”现象和校服采购腐败,将产生积极的治理效果。但在更深远意义上,这绝不意味着只是校服制作权上的回归,更涉及到对校服审美观的重新定义和教育理念的考验。

  从校服产生的历史来看,在不同时期,校服扮演着不一样的角色。如在我们当下的教育理念中,校服主要是考虑舒适、方便,体现平等观念,有着浓厚的集体审美色彩。对于平等观念的倡导,确有必要,但随着学生个体意识和自我审美观念的认同逐渐强化,统一式的“面口袋”校服,与学生审美观和个性化需求之间的反差已经愈发增大。

  校服的样式难以更新,呈现出千篇一律之象,根源在于,教育理念仍对整齐划一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审美偏好,从而忽视了学生审美和彰显个体意识的需要。这样一种观念之下,指望校服能够展现社会应有的审美水平,显然是一种奢望。洞悉了这一点,就不难发现,允许学生自行选购、制作校服,或并不难。真正难的是,教育体系的育人理念能够实现同步更新。毕竟,若无校方的接纳,即便校服最终在家长和学生的选择之下“出炉”,也可能在学校遭遇“水土不服”。再说,《意见》中对学生自行选购、制作校服仍有前置规定:必须按照所在学校校服的款式、颜色。(朱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