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记者-四川电视台《阳光起跑线》栏目

首 页 -新闻中心-校园新闻

榜样力量/德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获得者黎峻岑成长记

2022/7/18

来源:四川教育新闻  编辑:阳光起跑线 刘沁

  四川教育新闻成都7月1日讯(易彬 通讯员 蒋曙光 田瑞早 黎峻岑父亲黎峻岑,初2020级18班学生,班长。小学时曾获得全国语言艺术大赛德阳赛区决赛一等奖,2019年什邡市“阳光杯”小学组迎面接力第二名,什邡市文明学生;中学阶段曾获得什邡市文明学生,第三十六届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第七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大赛实验暨作品大赛四川-云南赛区二等奖,第十七届德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看到这份履历,相信很多人都会说这是一个智商超高的学霸级的学生吧!

  说是,他是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全才,优秀!不管是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一说起他,都如是说。

  说不是,大家不会扔砖吧!

  今天就跟随小编走近他,近距离的了解他的成长吧!

  说到孩童时期,他眉飞色舞的说:我从小便好动,运动与我是“天生一对”!

  因为有爸爸的陪伴,他在六岁之前便接触到了羽毛球、足球、篮球、乒乓球、游泳、跳远等,似乎不需要特别的引导,一学就会,真正的享受到了运动带给他的快乐。

  羽毛球在空中的线条、篮球入框的刹那、跑步冲线的一瞬间烙在了他记忆深处,成为他累并快乐的源泉,也成了他努力前行的动力。

  小学四年级开始,他在足球、田径方面表现优异,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什邡市小学田径赛中与队友打破了一项市级小学田径记录。

  初中时,运动成了他减压的最好方式。他说:初中时,在渐渐加重的学习压力下,我越来越发现,运动不再是赢得一回合比赛的快乐,更是在学习的余暇时,在场上运动,挥酒汗水,减轻压力,释放青春活力,获得心灵上一次又一次的新生。

(不得不感叹,在幼儿时期,男孩子都顽皮,有的孩子就一直那样罢了,而他在父亲的引导下,慢慢的喜欢上了运动,并发展成了自己的爱好,关键是养成了爱运动的习惯。)

  说到孩童时期,还有一段不得不说的经历,那就是阅读。

  他自己说他是六岁时从阅读少儿版的《三国演义》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之旅。即使是少儿版的《三国演义》,里面也有很多的生僻的字,深奥的词,不解的句,那他的父母和他是怎样去解决的呢?

  回忆那段经历,他说;生僻的字,深奥的词,不解的句是读书之路上挡路的巨石。

  他的父亲在此时给了莫大的帮助,得空闲时间就和他一起阅读。父亲的做法或许还和其他的家长不太一样,不单单是伴读,他要求孩子给难懂的部分注音、解释,还要求孩子大声的朗读。伴着父亲对句子、文章的讲解,懂得了很多的道理,也形成了他初始的阅读观。

 

  就这样,和父亲一起阅读就成了一种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书房的灯火见证了父子俩一起阅读的身影。《西游记》、《平凡的世界》、《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鲁滨逊漂流记》、《三个火枪手》、《茶花女》、《幻灭》等中外文学名著就是在这里一本一本的读完的。他说这段经历,很感慨的说,在书中,我经历过《苏东坡》中苏轼的豁达人生,我经历过《平凡世界》中孙少安、孙少平的艰苦而坚强的人生,我经历过《幻灭》中吕西安悲剧而荒谬的一生……我甚至经历过《几何原本》中现代几何的一生。

  父子俩一起阅读,一起交流。读书,正是使他的眼界、学识一步步在成长。他说,也就是这种碰撞,才发现当你读过一本书,就进入了一个新世界。站在大地仰望天空时,他人的观点会让你再从天空俯视大地。

  关于读书的收获,他是这样说的:杜甫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多,见识广,学问深,从而写作妙笔生花。但当下很多人都是“反行其道”,他们为了写出好文章,从而去读书,写作时将书中语言文字、修辞手法、中心含义生搬硬套入自己的文章,反而使文章失去了一脉贯通的筋骨,从而与读书的本意背道而驰。他们不知道,“下笔如有神”是果,而“读书破万卷是因。

  (这才是读书的真谛啊!)

  小学期间完成作业必是迈不开的话题。小学时期的家庭作业,大多数同学在完成后都会要求自己的家长或者使用搜题软件进行检查。而他的父亲不但不为他检查还禁止他使用搜题软件,以至于多次因为作业的错误被老师责罚。他为了避免受惩,只得小心谨慎,多次检查。从此渐渐地养成了不怕犯错,严谨认真,并且为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承担后果的责任感。他很严肃的地说,那时候很不理解父亲,现在才明白这些道理。“做题”重点在“做”,应该用心推敲 仔细思考。使用未经认真思考的答案这是就是一种“作弊”。

  (我们该为这个“懒”父亲点赞!)

  进入初中后,他的各种优异开始绽放,但成长之路不是那么顺畅的。

  进入初中后,因没有英语基础,刚刚接触英语课程时,有对新学科的不适应。面对繁多的单词,陌生的短语,困难的语法,以及那些有英语基础的同学的优秀成绩,我感到手足无措,以至于在开学的第一次英语测试中,我与多数同学差距很大。此时和父亲的一次谈话让他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学习捷径。当时他父亲是这样给他说的:“学习是一场马拉松,不要为一时的落后而低沉,有些同学比你跑的远,只是提前出发了,而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节奏。从平时你的表现来看,对于英语,你所花的精力并不少,然而,努力只是学习成功的一个条件。英语这门科目,你在小学从未学过,自然是没有经验,所以,以后要注意总结方法,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系统。还有一点,不懂一定要多问,这对你的学习大有好处······”

  父亲的话让他茅塞顿开,他开始不断地去找老师发问,不断地去总结,很快地找到了学习的窍门,成绩稳步提升,渐渐地成为优秀的一份子。

  (父亲很睿智!)

  他成为班长后表现出来的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开始让人刮目相看。他和班主任、班干部一起在征求同学的意见后制定了班纪、班规,从班委的履责到同学们的行为要求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他也从这种管理中更加明白责任感是何等的重要,班级成员“共商班是”更有利于一个班级的团结,有利于一个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父亲有远见!)

  在说到他全面发展自己的时候,肯定得说到他在学校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中的经历。他选择的是创意电子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弄出”了许多“离奇制作”,发光马桶、平行地面的电梯……

 

  或许大多数人看到的是他的天赋,而他自己说,小时候的各种游戏使他有了基础,只是此时才爆发出来。他说,八岁时玩立体拼图模型,整整一个星期坐在台灯下,手拿镊子,对着图纸,细细搭建,一座阿房宫便重现于世。那时的快乐是无法言表的!

  学了简单的编程知识后,加之对传感器以及各种材料的了解,少年人的天马行空有了可以实现的条件了,而且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程度。

  初一时的暑假,暴雨连天,不断有新闻播报好些城市内的通行遂道内积水严重,甚至好些车辆在积水中进退两难,出现车辆人员被困的场景。看到此处,一种少年意气的责任感化作一个念头在心中油然而生,要运用所学,制作一个隧道防洪的系统。计划一直执行到初二,程序前前后后改了十几次,隧道模型也搭建了许多,终于在开学后的第二个月制作完成,这是如今的“隧道洪水智能报警系统”前身。

  说到成功时,他说,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认识到,所有成功的科技制作必须与实际相关。它的诞生,一定意味着生活生产中一些问题的解决,生产力的提升。总之,一切的科技制作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这是我现在以及将来,科技制作的初心。

  他还说,我一次在什邡级的比赛获得靠前名次后,前往成都参赛,见识到了很多比我更优秀的同龄人,更优秀的科技创意。我意识到,自己在这一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需要不断学习,增强专业知识,并且开拓视野,将这一专业的顶尖人物作为自已的榜样与目标!

  (成功不单单需要天赋,更需要各方面的积累!)

  黎峻岑的成功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和引导,他父亲在谈起孩子成功时说:多陪伴,多交流;和孩子做朋友,站在孩子的立场看一看问题。还有当他遇到困难时多鼓励,当他自信满满骄傲时就打压一下!

  (没有惊人的观点,但却道出了养娃的真谛!)

  父亲常和孩子一起跑步!

  父亲常和孩子一起做菜!

  父亲常和孩子一起参观科技馆和参与科技活动!

  父亲常带着孩子参加户外活动!

  父亲带着孩子去参与108的拍摄!

  ……

  (我借用一句名言来总结吧!爱不能单独存在,它的本身并无意义。爱必须付诸行动,行动才能使爱发挥功能。--德蕾莎修女)

  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良好的习惯,执着的追求正把黎峻岑变得越来越优秀,相信他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特别鸣谢黎峻岑本人及父亲、班主任廖小莉、田霖老师给与的大力支持!)